<
y3h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拒绝二婚妻[快穿] > 第117章
    信用证!!!!

    李诚礼眼神一暗,拿起钱包追了出去,这个香港佬叽里呱啦拦车,出租车司机听不懂港普,香港佬说英语,出租车司机要是能听懂英语,他能做出租车司机吗?李诚礼心里吐槽,却面带微笑上前:

    “魏先生,你的名片。”

    魏化暗喜,扭头跟他说谢谢。

    “魏先生,我叫李诚礼,是宝通公司总经理,能不能请你喝一杯?”李诚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,魏化有些犹豫,但还是跟李诚礼进入酒店。

    出租车司机:……

    连续丢给两人几个大白眼,下车,绕到马路边关上副驾驶座位的门,又绕回来,踩油门离开。

    沈昶青、杨琳下了电梯,和魏化、李诚礼迎面相撞。

    在沈昶青、魏化之间,李诚礼仅用一秒钟,就做出决定:“魏经理,一楼太吵,我们到二楼包间谈事情。”

    魏化对沈昶青点头,跟随李诚礼跨进电梯。

    两人出了酒店,杨琳拉了拉沈昶青手,回看一眼身后,小声说:“李诚礼对魏化这么客气,都要跟他谈生意,证明这个人不是骗子,你为什么不让我把他引荐给我们公司老总?”

    早晨,他们爬山途中遇到魏化,魏化说他是香港桦棋公司经理,香港桦棋公司在境外开办信用证,手续简易化,信用证批下来的时间短。

    他们做国贸的,接触的大宗客户需要办理信用证,就打算把魏化介绍给老总,男友没给她机会和魏化说这件事。

    第46章 90年代末职场骚*扰那点事7

    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方式, 是进口方所在地银行开给出口方的汇款凭证, 出口方拿凭证到保兑行取款。在国际贸易中,安全起见,买卖双方通过各自所在地银行沟通, 确保买卖双方真实存在, 才会进行商业合作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 手续简化不了,必须按正轨流程办理。

    魏化衣着讲究,操着一口港普,带着商人的精明讲出信用证手续简易化,审核下来的时间短,沈昶青一听就知道这个人是骗子。

    原本他不打算理这个人, 然而黄默的出现让他改变了主意,决定利用黄默、金融骗子魏化给李诚礼下一个套,让李诚礼自己钻进套子里。

    李诚礼听到办理信用证手续简单,一定会心动钻这个漏洞, 用信用证做幌子把宝通公司资金划到国外, 洗一遍资金,再转到自己名下。

    但是在此过程中, 李诚礼不会百分百信任魏化, 他会找人咨询魏化说的是否真实, 他不会找其他人,因为他的目的本来就不单纯,这时, 吴子用就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吴子用。

    他相信魏化有这个能力,让吴子用在还不确定的情况下撮合李诚礼和魏化谈合作。

    因为三人都图钱,在金钱诱惑下,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次机会。

    “沈二二?”杨琳喊了他几声。

    沈昶青唇边笑容扩大,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,回答她之前问的话:“我们只是普通人,没有抗风险能力,无法承担错误决策产生的严重后果,既然如此,为什么要把你不知根知底的人介绍给别人呢?为什么要把自己置身于困境中呢?”

    杨琳蠕动唇角,低头,将他一根根如精致的手指勾进掌心:“对不起,我一定不走捷径,按章程办事……”

    杨琳深刻自我检讨,头顶上方传来一阵闷笑声,杨琳抬头,一张灿烂的笑脸猛然放大,头顶被一张手掌盖住:“你笑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第一次跟我提涉及你工作上的事。”

    愉悦的笑容驱散男人脸上的清冷,杨琳眸子一怔,微抿唇,抱着他的胳膊往前拽,眼睛四处张望,寻找符合胃口的饭店。

    “明天上午回你家,吃过中午饭回s市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清冷的声音飘进她耳廓,杨琳却听出了暖意,她眉梢上扬,染上喜意,连说了几声好,跟他说起父母的性格以及喜好。

    沈昶青一一记下,盘算买什么礼物迎合林老师、杨叔的喜好,男友这么重视父母,让杨琳非常开心,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吃完晚饭,持续到打电话通知父母,持续到乘车到隔壁市见父母,她依旧非常开心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杨老板一只手掐着鸭头,另一只手灵巧的耍了两下刀,刀刃“咔咔”蹭碟底,刀刃闪着寒光,他一刀下去,鸭屁股飞了,不剁鸭子,刀刃轻轻划在鸭子身上,鸭子被他大卸八块,放入锅中煎,各种调料放进去,加啤酒炖。

    “咕噜咕噜——”

    杨老板咬着后槽牙阴森微笑,又清洗虾蟹、鲍鱼、鱿鱼,有的清蒸有的爆炒……

    林老师看了一会儿,退回到客厅看电视,看两分钟电视,抬头望大摆钟,视线再次回到电视上,过一会儿,开门站在楼梯口往下看,又回到客厅继续看电视。

    “叩叩——”

    林老师嘚塄一下站起来,低头拍了拍衣服要去开门,杨老板“咻”的一下蹿出来,按住门把,轻声跟林老师说:“林老师,待会我不吭声,你不许擅自做主招呼那小子进门。”

    林老师收回手,点头退到一边,杨老板凶声恶煞瞪眼,缓缓拉开门,瞳孔猛缩,杨老板忽然笑的和善,热情招呼他们进门:“来就来了,买这些东西干嘛,我们又不缺。”

    这是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客气话,就跟语气助词一样,并不是非要你回答什么。

    &amp;lt;a href=&quot;&quot; title=&quot;虞六棠&quot; target=&quot;_blank&quot;&amp;gt;虞六棠